首页

初九洛芸米米

时间:2025-05-24 01:23:36 作者:从苗栗到泰宁:一位台湾制茶师的山水之约 浏览量:94651

  中新网成都2月20日电 (单鹏)四川报业博物馆20日在成都开馆,即日起向社会公众开放。

四川报业博物馆在成都开馆。(单鹏 摄)

  四川报业博物馆坐落在成都历史悠久的锦江文化街区,馆内分为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两大展厅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区,首批展示了四川报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采编用具、印刷设施设备等360多件。

观众在四川报业博物馆参观。 (单鹏 摄)

  四川报业发展主题展回顾了19世纪末以来巴蜀大地的报业发展历程。从展览可知,近代四川报业的发端与宣传维新思想有着很大关联。1897年,四川近代第一报《渝报》在重庆创办,这份报纸由维新知识分子、四川富顺人宋育仁创办,以救亡图存为己任。1898年,宋育仁在成都创办《蜀学报》,这是成都近代第一报,也是四川维新派的主要宣传阵地。1898年,四川近代第一家日报《渝州新闻》创办,同样以宣传变法维新为宗旨。

  进入20世纪,四川地区报业迎来快速发展。1900年在成都创立的《算学报》是一份专门介绍自然科学的报纸,也是成都第一张科学性报纸。随后四川大地陆续出现了《川报》《新四川日报》《成都快报》《华西日报》等关注时政、社会的新闻报刊。1922年,四川党、团组织早期重要创建人及领导人王右木在成都创办《人声》,这是四川第一份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首要任务的革命刊物。值得一提的是,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时坚持出版报纸,这些报刊被称作“长征红报”。

  抗战开始后,四川报纸数量极大增长,集中为抗战呐喊。1937年,中共党员张秀熟代出川将士起草的《告四川各界人士书》经中共组织同意后,交予刘湘认可,以《告川康军民书》为名在《华西日报》发表,成为川军出川抗战的宣言书。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报业扎根广袤大地,在服务大局、服务人民、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舆论的奋斗中不断成长。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题展和《烟火巴蜀》主题影像展两大展览凝聚了新中国成立后巴蜀大地建设发展的时代缩影,体现出报业对社会沧桑巨变和新时代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记录。

  “我们将努力打造一座不断‘生长’的专业博物馆,一个共建共享的文化空间。”据四川报业博物馆负责人介绍,四川报业博物馆将与四川乃至全国的报业和文博界同行携手共建,通过互动体验、数字展览、传媒研学等多种方式,探索更多的博物馆“打开方式”,搭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连通业界与学界的园地,呈现报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外交部:呼吁美方立即取消对古巴全面封锁制裁

“传承峨眉武术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欧伟说,“我们要继续把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吸引更多国家的华裔青少年来华学习交流。”(完)

“00”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当地回应质疑

此行中,来自英国的原创纪录片视频博主Adam Mcilmoyle几乎没有放下过手中的相机。航拍雄鹰盘旋在结古寺金顶上空、在隆宝湿地观察黑颈鹤、拍摄沿途遇见的牦牛、藏狐、旱獭,以及凌晨三点益曲卡“无与伦比的星空”......他将脑海中的画面一一分享。

河南内黄:小辣椒“映红”富民路

此次驻训以多地发生较大规模以上森林火灾为背景,分为“响应机动、实战课题训练、融合化演练和撤离归建”阶段进行。其中,响应机动重点检验锤炼队伍日常战备水平、开进情况处置、跨区快速增援等能力;实战课题训练区分指挥机关、任务分队、保障人员等不同模块进行,指挥机关重点加强信息通联、指挥标图、野外生存等能力学习,任务分队重点聚焦四种以水灭火战法、特殊火情处置和新型作战力量训练攻坚等进行;融合化演练计划将邀请驻地防火力量参演重点解决联合指挥、联保保障等难题。

国合署:中方将加强援外评估 高质量服务国际发展合作事业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2019年3月在罗马,习近平主席这样道出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时间观”。2024年11月在北京,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和意大利作为两大文明古国,应该弘扬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传统,推动国际社会以对话化解分歧、以合作超越冲突,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

本届广交会有哪些新气象、新亮点?商务部解读

对此,内塔尼亚胡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以军已经提前清空了拉法的北部地区,将向拉法民众提供“安全通道”,通过“传单、手机信息”等方式引导民众临时撤离到北部地区避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